“海外館藏中國文物精萃”系列畫冊,精選翁同龢第五代傳人、著名收藏家翁萬戈及其夫人程華寶,早年游歷世界各大博物館時拍攝的館藏中國文物約350件(組),涉及書畫、青銅器、陶瓷器、玉器、金銀器、佛造像等八大門類的代表性作品,都是重要的中國文物藏品。書中不僅展示這些精美的藝術珍品,還對它們進行了整體描述,包括入藏時間、價值認定
“海外館藏中國文物精萃”系列畫冊,精選翁同龢第五代傳人、著名收藏家翁萬戈及其夫人程華寶,早年游歷世界各大博物館時拍攝的館藏中國文物約354件(組),涉及書畫、青銅器、陶瓷器、玉器、金銀器、佛造像等八大門類的代表性作品,都是重要的中國文物藏品。書中不僅展示這些精美的藝術珍品,還對它們進行了整體描述,包括入藏時間、價值認定
“海外館藏中國文物精萃”系列畫冊,精選翁同龢第五代傳人、著名收藏家翁萬戈及其夫人程華寶,早年游歷世界各大博物館時拍攝的館藏中國文物約351件(組),涉及書畫、青銅器、陶瓷器、玉器、金銀器、佛造像等八大門類的代表性作品,都是重要的中國文物藏品。書中不僅展示這些精美的藝術珍品,還對它們進行了整體描述,包括入藏時間、價值認定
本書以通俗的文字和精美的圖片,簡要介紹了中國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的基礎知識。中國漢字一書將帶領讀者朋友在“漢字王國”中做一次輕松而有趣的漫游。漢字是世界上最為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也是世界上唯一活著的古文字。漢字是方塊形的表意體系的文字,也是世界上唯一活著的古文字。漢字的存在,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奇跡。今
中國文學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它包括一脈相承、綿延至20世紀初葉的古代文學,也包括20世紀以來在文學觀念、內(nèi)容、語言諸方面已經(jīng)發(fā)生全方位轉型的現(xiàn)當代文學。本書分為上下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簡要介紹了中國文學從古至今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歷程,包括散文、詩詞、戲劇、小說等各文體興盛的時代背景,第二部分講述了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海外館藏中國文物精萃”系列畫冊,精選翁同龢第五代傳人、著名收藏家翁萬戈及其夫人程華寶,早年游歷世界各大博物館時拍攝的館藏中國文物約352件(組),涉及書畫、青銅器、陶瓷器、玉器、金銀器、佛造像等八大門類的代表性作品,都是重要的中國文物藏品。書中不僅展示這些精美的藝術珍品,還對它們進行了整體描述,包括入藏時間、價值認定
到過中國的外國人,不僅常常驚嘆于中國各地食品種類之繁多,而且更加艷羨中國菜口味的變化多端。盡管各地菜肴的口味不同,但“色香味”俱佳的菜品準則是一致的。講吃福的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體現(xiàn)著吃的樂趣、吃的悠閑,追尋著中國人自己的“吃的藝術”。這種飲食文化對于世界多元文化的影響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飲食本身。關于飲食,中國有一句流
中國人習慣把日常生活概括為“衣食住行”,服飾排在了第一位,可見它在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在這個歷史悠久的衣冠大國,從古至今,伴隨著民族間的相互融合和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服飾的樣式和穿著習俗始終在不斷演變。服飾反映了人們的社會身份、生活習俗、審美情趣,以及種種文化觀念,是社會歷史風貌最直觀、寫實的反映,從這個意義上說,服飾的歷
《中國文化·節(jié)日》是一次對當下中國節(jié)日蜻蜓點水式的觀察。我們從眾多的節(jié)日中選出21個節(jié)日,然后從節(jié)日的內(nèi)在精神出發(fā),分為堅韌的記憶、神圣的祭拜、世俗的狂歡、生產(chǎn)的節(jié)律等七大主題進行書寫。在進行歷史的追溯的同時,更加著力于現(xiàn)狀的展呈,希望為讀者勾勒出中國節(jié)日的進行時。中國是一個節(jié)日大國。在悠久的歷史、廣闊的疆域和多樣的生
2002—2004年,南京博物院等單位對宜興西溪遺址進行試掘和發(fā)掘。共發(fā)掘面積1000余平方米,發(fā)現(xiàn)了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時期灰坑109個、灰溝3條、相關房址16座和大面積多層次建筑遺存、墓葬4座、祭祀遺跡1處。早期階段整體面貌與駱駝墩遺址較為接近,證明了以平底腰檐釜為重要特征的駱駝墩文化(類型)在太湖西部地區(qū)的存在。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