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化胡經(jīng)》是道教徒為攻擊佛教而編造出來的具有重要思想意義的文獻,元代至元十八年(1281),道教論爭失敗,《化胡經(jīng)》也被禁絕,從此完全亡佚。直到二十世紀初,才在敦煌藏經(jīng)洞中發(fā)現(xiàn)若干唐代寫本。郜同麟所撰寫的《老子化胡經(jīng)校注》,收錄了敦煌藏經(jīng)洞發(fā)現(xiàn)的所有《化胡經(jīng)》寫卷共七種,又根據(jù)寫卷內容劃定為三種類型,分別稱之為“十
《行政倫理學》圍繞行政倫理的理論資源、德性倫理、行政倫理監(jiān)督、政府責任倫理、公共政策倫理、行政執(zhí)法倫理、技術時代的行政倫理、制度倫理及其建設等內容展開講述,可以讓讀者充分了解中國行政倫理系統(tǒng)和理解行政倫理的實踐表現(xiàn)。《行政倫理學》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既提供了全面而深刻的行政倫理學基本知識,又引入行政倫理學實際案例,讓讀
本書是梁啟超、王國維、殷海光三位清華大學出身的哲學大家講授的中國哲學。本書以梁啟超《梁啟超論儒家哲學》、王國維《王國維哲學論著集》、殷海光《邏輯新引·怎樣判別是非》為底本,從中輯錄出三位教授講解哲學的精華文章結集為一冊,命名為《清華中國哲學課》。在本書中,三位教授分別從自己的專業(yè)研究領域出發(fā),闡述中國古代哲學及現(xiàn)代邏輯
《古蘭經(jīng)》是伊斯蘭教的根本經(jīng)典,由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門人集先知之言編成。共30卷,114章,6200余節(jié);分“麥加篇章”和“麥地那篇章”兩部分!豆盘m經(jīng)》在穆斯林的宗教與世俗生活中具有極其重要地位。本書是《古蘭經(jīng)》的中阿對照本,由馬堅先生翻譯。馬堅先生是我國伊斯蘭哲學史家,阿拉伯語學者,對發(fā)展伊斯蘭教的學術研究,作
作者秉持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理念,始終追求深刻道理在準確表達和通俗易懂之間的平衡。全書以十多個生活中遇到的嚴肅問題和現(xiàn)象開始,提出了每個人都是一個商人、每個人的目光都是一所監(jiān)獄等觀點。繼而抽絲剝繭,找到了認知提升的2W2H及凳子模型,并進一步揭示出人們轉型認知缺失的根本原因。之后基于凳子模型、7F模型,
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許多難題或者困境,它們有的來自工作方面的競爭壓力,有的來自生活中的現(xiàn)實壓力,有的來自自我內心深處的困惑無助……在面對這些難題或者困境時,我們會發(fā)覺自己的思維如同被囚禁在暗無天日的深淵一般,看不到出路和希望,此時要想打破困局,尋到希望,就需要我們具備突破思維邊界的能力,也就是所謂的破局能力。這部
《論語傳習》將儒家經(jīng)典著作《論語》原典內容,按照當代人的理解習慣進行了重新編排,整合為學習、圣賢、天下、道德等24個專題,結合二十四節(jié)氣的時令規(guī)律,關照現(xiàn)代人生命成長節(jié)奏。全書設經(jīng)典聽誦、讀誦抄寫、學后感悟等板塊,簡述專題大意,放置原文音頻二維碼,加注漢語拼音,方便讀者讀誦和抄寫,記錄對經(jīng)典的理解與生活體悟。本書用聽、
本書分析了當代新儒家第三代學者政治哲學的源起、繼承和發(fā)展,對其進行條分縷析,以杜維明、成中英、劉述先和林安梧為主要分析對象,系統(tǒng)梳理其有關政治、國家問題的哲學思考,用詮釋學和現(xiàn)代政治哲學的框架對之加以分析,探討其在現(xiàn)代社會轉型中的適用性,并在此基礎上探討新儒家政治哲學能為中國現(xiàn)代社會轉型提供可資借鑒的思想資源。本書關注
《管子》是我國古代的一部重要典籍。它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軍事學及自然科學等多個方面,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本書為“經(jīng)典直解”書系中一種。它選取《管子》中的二十九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進行整理解讀,每篇包括解題、原文、今譯、注釋和評析五個部分。每篇開頭先列出解題,概括介紹本篇主要內容,然
本書共分五章,分別是“實學”及實學思潮、顏元實學思想的形成、顏元與同期實學任務個體特色比較、顏元的實學思想內容、顏元實學思想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