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印度著名的思想家,吠檀多不二論的代表人物商羯羅(約700—750或約780—820)唯一的一本獨立的哲學著作。該書共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為韻文篇,后一部分為散文篇。在韻文篇中,商羯羅比較集中地講述了他的哲學觀點,比如討論無知、明知,討論阿特曼與自在神的同一,講述奧義書圣句“汝即那”的最高意義;并以激烈的語句批判了
本書的目標是研究馮契先生的“智慧說”與其“哲學史兩種”之間的思史互涵互動的關系,進而探討“智慧說”與中國哲學史研究方式的新開展。與單純的哲學史家不同,馮契先生是哲學家寫哲學史,因而“智慧說三篇”與“哲學史兩種”,雖有側重于“思”與“史”的分別,又綰合為個性鮮明的整全的哲學創(chuàng)作。本書的闡釋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為綜論,重在討
伊斯蘭教哲理性的勸喻訓世的散文名著。直譯為《卡布斯·那梅》。波斯齊亞爾王朝伊斯蘭學者昂蘇爾,麥阿里·吉卡烏斯(1021-11017)著,約成書于1082年。原著為波斯文。該書是作者晚年撰寫的留給其子吉蘭沙赫的勸誡教誨言論集。全書由緒言和44章組成。緒言闡述了作者寫此書的宗旨。書中云:“我打算把我對世事之評論、辦事之原則
微信已經成為大多數人使用的社交軟件,相應地,朋友圈就成為大家的主要社交場地,本書分為四章,每章都分析了微信朋友圈的一些典型現象,如微信頭像、名稱、是否發(fā)朋友圈、語音信息等,告訴讀者其中暗含的心理學知識。此外還講述了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社交現象,如我們都會高估自己在朋友心理的地位、為什么不建議你和頭腦簡單的人交往、大部分人的
本書是記述德蘭修女生平的傳記。德蘭修女生于奧斯曼帝國,是世界敬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服務。德蘭修女在少女時期因內心的召喚加入天主教修會成為一名修女,后來又立志為窮苦的人服務,選擇來到印度加爾各答,創(chuàng)辦仁愛修女會,收留、照顧流浪的兒童、無家可歸者,提供看護和治療。本書文筆細膩,資料豐富,章節(jié)勻稱,
本書共6章,主要內容包括:深蓄厚積,涵養(yǎng)智慧;引朋結友,與人為善;享受人生,知足常樂;明心見性,回歸真我;安于孤獨;堅持自我;沉浮人生,潤心養(yǎng)性等。
本書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直擊職場新人的痛點,旨在幫助職場新人迅速進入角色,破解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和問題。本書分為五個章節(jié):入職,找準人生方向;做好手頭工作,才是立足職場的根本;如何處理好與上司、同事的關系;獲得個人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強大;走向更適合自己的平臺。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數據顯示,全球有30-40%的人存在睡眠問題!2022中國國民健康睡眠白皮書》顯示,我國成年人失眠發(fā)生率高達38.2%。其中19-35歲的青年是睡眠問題高發(fā)年齡段。對有睡眠障礙的人來說,每天晚上都像是在與奔騰的大腦進行一場搏斗,而不是幸福地享受睡眠!对僖娛摺纷髡呓艿隆遣┦渴嵌趴舜髮W行為醫(yī)
本書以作者親身經歷,展現了一個普通人追求成功的心路歷程和深切感悟。作者出身普通,在成長中不斷嘗試又不斷受挫,卻終于成為多家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其有血有肉的真實經歷告訴我們,普通人如何通過極速成長,實現人生逆襲。本書涵蓋的內容很廣,既有學習、思維、時間、演講、認知、目標管理等方面的極速成長方法,也有人生定位、精準成長、優(yōu)勢策略、
"本書心理學考研專業(yè)知識框架類產品。本書包含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學、心理測量學、人格心理學、變態(tài)心理學、管理心理學、臨床與咨詢心理學11給個科目的內容。 本書主要包含心理學考研幾大考試科目內容的框架圖,整體對學科知識進行梳理,按照知識內在邏輯和考試重點進行呈現,框架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