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2016-2021年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油氣成藏定量研究團隊承辦的“研究生自由學生報告會”第101-200期之中525人次自由學術報告中的142位研究生報告。
本書是職業(yè)教育商務助理專業(yè)“十二五”國家規(guī)劃立項教材,依據教育部新頒教學標準,結合商務助理崗位工作實際與專業(yè)教學實踐編寫而成。本書共分6個模塊,即走進公關、公眾調查、信息交流、協調關系、公共策劃、危機管理,并將一般企事業(yè)單位的公共關系活動分為12個項目,簡要地介紹了公共關系實務的基礎知識。每個項目后設有“拓展訓練”和“
本聚焦中國西部教育與發(fā)展研究,關注我國西部教育、經濟、文學、歷史地理等各方面的重大問題。聚焦西部農村教師專業(yè)資本與學生平等發(fā)展,西部教師效能感的中介效應探析,西部鄉(xiāng)村教育扶貧的制度化進程以及不同領導風格下教師同事關系與師生關系研究。此外,特別探討了數字經濟中國西部地區(qū)經濟效率的影響以及數字經濟對我國西部地區(qū)物流業(yè)高質量
本書征集陜西省各級政協委員口述親歷的十年,緊密結合其工作、生活經歷,以這些當事人、見證人、知情人所處區(qū)域、工作領域的發(fā)展變化為主要內容,重點記述陜西省在脫貧攻堅、高等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抗擊疫情、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廉政建設等方面所進行的卓有成效的實踐。充分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和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陜西
本書認為,積極性固然好,但是過度濫用反而會造成否定負面情緒的現象,形成有毒的積極性。有毒的積極性是我們可能最終想要實施,但目前無法落實的建議。它通常讓我們感到被評判和被誤解。有毒的積極性否認我們的情緒,并迫使我們壓抑它。當我們使用有毒的積極性時,我們在告訴自己和他人消極情緒不應該存在,是錯誤的,如果我們再努力一點,就可
《中國社會學史?第三卷:群學民間化》論述了群學對民間社會的形塑之道,回答了隨著唐宋禮制下移群學深入扎根民間的一系列相關問題,分析了群學從制度化到民間化轉變的社會基礎、思想基礎和實現形式。從隋唐宋時期豐富的典籍和流傳在民間的家訓、族規(guī)、鄉(xiāng)約、筆記、蒙書、墓志銘等多種多樣形式中,梳理出160多個民間化命題,構建了群學民間化
《中國社會學史?第二卷:群學制度化》論述了群學從荀子創(chuàng)立的元典形態(tài)到秦漢時期制度化形態(tài)的演進。秦漢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由大亂轉為大治的時期,制度建設是這一時期的主題。秦漢基本制度奠定了此后兩千年中國社會制度的基礎。本卷分析了這一演進的社會基礎、思想基礎以及實現機制,論證了群學制度化在秦漢基本社會制度建設中的歷史作用;從秦漢
本書基于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自主研創(chuàng)的國家標準《人文社會科學智庫評價指標體系》(GB/T40106-2021)和“中國智庫綜合評價AMI指標體系(2021)”,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通過翔實的智庫調查數據和特色案例研究,回顧了“十三五”時期中國智庫建設的發(fā)展情況,客觀呈現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領域的智庫的共
本書回顧我國城鄉(xiāng)關系理論和歷史線索,分析成都市從城鄉(xiāng)統籌發(fā)展改革到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改革的變遷歷程,總結成都市在推動城鄉(xiāng)關系變遷過程中的主要做法和重要經驗,并提出新階段成都市進一步推進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的總體思路與建議。
《讀有所得》匯聚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兼采國際人文思想精華,由一流學者精準點評、全面解讀,向高端讀者群傳遞時代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涵蓋文學、國學、歷史、藝術、美學、教育、哲學、經濟等多個領域。本書為第一百二十八輯,由知名大學人文學科的資深教授、高水平學者參與編寫、精心編排。容量巨大,不只是圖書,更是你未見過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