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關系的重要性再怎么強調(diào)也不過分。本書主要針對0~6歲孩子的父母,分享了依戀的重要性,依戀關系理論的誕生過程,與孩子建立或者修復依戀關系的方法,以及父母如何修復自身的依戀關系,是一本關于依戀關系的心理學科普圖書。本書可以幫助更多的父母重新審視自己的養(yǎng)育行為,指導父母與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戀關系,在生命早年為
什么是情緒?情緒有哪些成分與結構?情緒研究的歷史上,不同心理學家持有哪些觀點?什么是基本情緒,什么是復合情緒,如何評價?情緒有哪些外部表現(xiàn),什么是微表情,如何識別?情緒背后有什么樣的神經(jīng)反應和生理化學反應,科學家如何進行測量?人的一生,情緒是如何發(fā)生、發(fā)展的,什么是情緒的正性偏向?社會文化如何決定兒童情緒社會化?情緒如
《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歷史唯物主義》以重新解讀馬克思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的文本為基礎,對歷史唯物主義進行了新的闡釋,明確提出:歷史唯物主義所關注、所要解答的基本問題,就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即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以實踐為出發(fā)點解答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使歷史唯物主義展現(xiàn)出一個新的世界圖景。因此,
《危機中的重建: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現(xiàn)代闡釋》以近代思辨的歷史哲學、現(xiàn)代批判(分析)的歷史哲學和后現(xiàn)代主義的歷史哲學為理論背景,重新審視和闡釋了唯物主義歷史觀,明確提出:唯物主義歷史觀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哲學,歷史認識論是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理論生長點,歷史本體論和歷史認識論是唯物主義歷史觀的雙重職能;重建唯物主義歷史觀,應以馬
《異常心理學:換個角度看世界(第10版)》基于全新的科技進步和研究成果,聚焦神經(jīng)科學和腦科學發(fā)展,深入研究當下異常心理學的熱點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帶領讀者走進心理科學大世界。作者以五種心理目標為基礎,全面探討異常心理學的教與學;集中介紹了異常心理學的學科性質(zhì)、理論觀點和研究方法,異常心理與行為的分類、診斷、治療以及有關的
《心理學基礎》是供高師院校師范類專業(yè)使用的心理學教材,依據(jù)國家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和教師資格考試大綱確定教材內(nèi)容結構,每章附有章節(jié)測試和知識拓展版塊,提供線上和線下教學資源。在編寫體例上,充分借鑒國內(nèi)外優(yōu)秀教材的結構體系,采取以心理現(xiàn)象為主線,先介紹心理過程,再介紹個性心理,具體包括感知覺、記憶、注意、思維與想象、情緒和情
本書以馬凱審美人類學著作的譯讀為基礎,從學科論、審美經(jīng)驗論、審美交流論等幾個方面對其審美人類學思想作全面系統(tǒng)的闡釋和研究,并結合中國的田野視察和學術發(fā)展實踐,探討其對于建設中國特色審美人類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的借鑒價值。審美人類學是20世紀60年代誕生于西方的一門美學和人類學的交叉學科,比利時裔人類學家雅克&midd
這是一部視野開闊、通俗易懂的批判性思維入門書。全書分為五大部分,前四部分由淺至深、循序漸進地介紹了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信息沖擊,批判性思維的思維特征,批判性思維與個人知識體系構建的關系,如何進行批判性的聽說讀寫,如何辨識和構建真實生活中的推理和論證等。最后一個部分介紹了常見的邏輯謬誤、歷史上知名的批判性論證。本書倡
約瑟夫·弗蘭克(1918-2013)可能是他這個時代無出其右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傳記作者、研究者和評論家。他在斯坦福大學就這位俄羅斯小說家的主要作品開設了講座,而其從未發(fā)表過的講稿則為這些文學史上赫赫有名的偉大杰作提供了無可替代、簡單易懂的入門導言。 本書首次呈現(xiàn)了這些富有啟發(fā)性的講稿,它首先介紹了陀思妥耶夫
本書系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戴震年譜長編的結項成果,是對戴震生平、著述及相關史實材料的全面整理與研究,內(nèi)容包括戴震年譜正編上(1723-1753)、正編下(1754-1777)、附編(1778-1815)、戴震著述編年等。本書糾正了前賢諸種戴震年譜中的若干訛誤,旨在實事求是地還原戴震生平;以文獻為依據(jù),知人論世地考